PrismMaster®測角儀:氣浮轉臺+塔差補償+±0.25″精度,多尺寸樣品承載,滿足全場景光學角度測量需求
在現代精密光學測量領域,角度測量的精度不僅是技術的核心指標,更是決定光學系統性能與可靠性的關鍵因素。隨著航空航天、國防、醫療設備以及精密制造等領域對光學元件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測量工具已無法滿足日益嚴苛的應用需求。PrismMaster®系列精密測角儀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場景,成為光學制造與科研領域的核心工具,重新定義了角度測量的行業標準。
核心技術與優勢
PrismMaster®系列精密測角儀采用了兩項核心技術:高精度自準直光管和帶有高精度旋轉編碼器的氣浮轉臺。自準直光管通過高靈敏度的光學系統,能夠捕捉極其微小的角度變化,確保測量的精確性。而氣浮轉臺的設計則是該系列儀器的核心亮點。通過氣浮技術,轉臺的軸向和徑向跳動量被嚴格控制在優于50納米的范圍內,這種超高的穩定性為測量過程提供了卓越的重復性和可靠性。
此外,PrismMaster®系列配備了多種尺寸的樣品承載臺,能夠適配從微型光學元件到大型光學系統的各種平面光學器件。無論是棱鏡、多面棱體、光楔還是窗口,該系列儀器都能提供精準的角度測量解決方案,滿足從實驗室研發到工業生產的多樣化需求。
在軟件方面,PrismMaster®系列配備了先進的塔差補償功能。塔差是光學測量中常見的系統誤差,通過這一功能,儀器能夠自動校正測量過程中的偏差,確保最終結果的高精度與高可靠性。對于需要極高精度的光學系統,如慣性導航系統和精密儀器制造,這一功能尤為重要,能夠顯著提升測量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旗艦型號:PrismMaster®300HR
作為PrismMaster®系列的旗艦型號,PrismMaster®300HR是一款專為高精度應用設計的緊湊型全自動測角儀。其塔差測量精度達到±2.0″,角度測量精度高達±0.25″,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這種超高的精度使其特別適用于慣性導航系統中關鍵元器件的角度校準,確保這些高精度設備的可靠運行。
除了卓越的測量性能,PrismMaster®300HR還通過其緊湊的設計和自動化功能,大幅提升了測量效率和操作便利性。儀器內置的智能控制系統能夠自動完成測量流程,減少人為操作誤差,同時支持多種數據輸出格式,便于用戶進行后續分析和處理。這種高效、智能的設計使其成為現代光學實驗室和生產線上不可或缺的測量工具。
應用場景
PrismMaster®系列精密測角儀的應用場景覆蓋了多個高端領域。在航空航天領域,該系列儀器被廣泛用于慣性導航系統、光學陀螺儀和衛星光學組件的校準與檢測,確保這些關鍵設備的高精度運行。在國防領域,其高精度測量能力為光學瞄準系統、激光制導設備等提供了可靠的測量支持。
在醫療設備領域,PrismMaster®系列為眼科儀器、手術導航系統等高精度光學設備提供了精準的角度測量解決方案,確保這些設備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在精密制造領域,無論是半導體光刻設備還是高端光學鏡頭的生產,PrismMaster®都能提供穩定的測量支持,幫助制造商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聯系歐光科技
歐光科技致力于通過創新技術為客戶提供卓越的測量解決方案。我們的專業團隊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深厚的技術背景,能夠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關于PrismMaster®系列的技術細節,或者需要為您的項目定制測量方案,請隨時聯系歐光科技。我們將為您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幫助您實現光學測量的卓越性能。
▍最新資訊
-
碳化硅(SiC)的材料優勢、制造技術突破、應用實例
碳化硅(SiC)作為一種高性能材料,在光學領域尤其是大口徑光學反射鏡的應用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其獨特的材料特性使其成為空間觀測、深空探測等領域的核心材料。本文將從材料優勢、制造技術突破、應用實例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四個方面,全面解析碳化硅在光學領域的應用。
2025-04-03
-
光模塊有什么作用?哪些設備要用到光模塊?
光模塊作為通信系統中的關鍵光電子器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實現高效數據傳輸的核心技術,更是推動現代通信網絡不斷發展的基石。本文將深入探討光模塊的作用、應用場景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2025-04-03
-
相量熱成像技術取得新突破:賦能生命體征監測與早期疾病檢測領域
近年來,熱成像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但傳統熱成像技術在檢測細微溫度變化和復雜環境下的精確性方面仍存在局限。如今,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的研究團隊通過開發一種名為相量熱成像技術(Phasor Thermo graphy,PTG)的新型方法,成功克服了這些挑戰,為生命體征監測和早期疾病檢測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2025-04-02
-
熒光顯微鏡與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的異同
在細胞形態學研究中,熒光顯微鏡和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是兩種常用的設備。雖然它們都利用熒光信號進行成像,但兩者在光源、成像方式、分光方式、檢測器和針孔設計上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直接影響了它們的成像質量和適用場景。本文將詳細比較這兩種顯微鏡的異同,并探討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劣勢。
2025-04-02